(wén)
(zhì)
  • 词语:

    文治

  • 拼音:[  wén zhì  ]
  • 注音:ㄨㄣˊ ㄓˋ
  • 五笔:YYGY ICK

文治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在文化、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。

汉武帝文治武功古今第一人。

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;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以文教礼乐治民。

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文王 以文治, 武王 以武功,去民之菑。”
宋 范仲淹 《答赵元昊书》:“小国无文治而有武功,祸莫大焉。”
清 陈梦雷 《送官子之盖州序》:“盛 京 以 丰 岐 重地,文治焕然一新。”
郭沫若 《蔡文姬》第一幕:“朝廷正在广罗人才,力修文治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文教上的施政。

《礼记·祭法》:「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菑,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」

武功

德语翻译

ère Bunji (1185-1190)​

文治(wen zhi)同音词

  • 文织[wén zhī ]1.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 2.舞文弄法﹐罗织人罪。
  • 文职[wén zhí ]1.文官的职事。 2.指文官﹐对"武职"而言。
  • 文旨[wén zhǐ ]1.文章的意旨。 2.法令条文的旨意。
  • 文制[wén zhì ]1.亦作"文制"。作文。 2.文教礼乐制度。
  • 文质[wén zhì ]1.文华与质朴。 2.文字与质地。
  • 文致[wén zhì ]1.指礼乐。 2.犹文情;文采。 3.谓舞文弄法;致人于罪。
  • 问知[wèn zhī ]1.向有知识的人请教。
  • 闻知[wén zhī ]1.听说;知道。 2.见闻;知识。 3.谓由传闻传授而有所认识。语本《孟子.尽心下》:"由文王至于孔子﹐五百有余岁﹐若太公望﹑散宜生,则见而知之;若孔子﹐则闻而知之。"
  • 温直[wēn zhí ]1.态度温和,品性正直。语本《书.皋陶谟》:"扰而毅,直而温。"孔传:"行正直而气温和。"
  • 温旨[wēn zhǐ ]1.温和恳切的诏谕。对帝王诏谕的敬称。

文治相关词语